基层党组织持续开展主题教育 推动提质增效价值创造行动实践
前言: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加大,面对严峻形势,自2020年以来,中国石油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连续三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思想引导、氛围营造、问题导向、精准定制、以思想之变引领行为之变,以观念之变推动发展之变,塑造和培育精益管理文化,推动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聚焦提质增效价值创造,凝聚起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先后荣获并保持了“全国文明单位”、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连续第14次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等省部级以上荣誉25项。
一、主题教育的背景
(一)、油气行业回暖步履维艰。随着全球疫情不断扩散与蔓延,全球油气市场走出低谷仍然漫长,供大于求短期内不会改变,油价低位震荡成为常态。油服行业压力空前。低油价倒逼石油公司削减投资,大量油服企业面临无米之炊的严酷局面。油服行业没有工作量就没有收入,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
(二)、上游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国家自然资源部宣布,我国全面开放油气勘探开采市场,允许社会各界资本进入油气上游领域。当前,鄂尔多斯盆地有千余部钻机同台竞争,激烈竞争局面更加凸显。减收增支因素增多,经营压力巨大。
(三)、工程服务价格持续下降。保量降价成为油田转移投资压力,持续增储上产的必然选择,低成本开发的市场和政策约束进一步加剧,今后几年长庆油田公司将继续降价,尤其是油气非常规领域降幅还不小。作业向“深、低、非”领域集中,页岩油气、致密油气成为上产主力,低效市场占比不断扩大,服务价格不断下降的不利影响将进一步放大。
(四)、自身短板弱项依然突出。公司业务结构不优:施工服务市场比重大,高附加值市场占比低;创新能力不强:工程技术瓶颈未获得有效突破,整体故障复杂时率居高不下,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技术成果较为欠缺;经营管控不精细: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思维和动作模式未得到根本转变,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机制还不完善;队伍素质不适应: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人才接替不足,技术领军人才更为稀少,加之年龄梯次不够均衡,一线用工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公司人才队伍总体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油气市场。
二、主题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确定主题、明确目标、筑牢主题教育思想基础。
确定主题教育活动主题。2022年长庆钻井总公司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领导小组,确定了主题教育的主题是: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转观念是全面加强管理、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先导,勇担当是推进管理提升、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行动彰显,强管理是夯实企业根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大举措,创一流是实施精益管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奋斗目标。
明确主题教育活动目标。把提质增效价值创造作为考量主题教育活动的总指标,确保公司提质增效各项目标全面实现。
部署主题教育推进措施。细化制定主题教育行动方案,层层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分片区召开主题教育推进会,制订主题教育运行计划,明确深入学习、统一思想等七项专题活动的具体内容、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
(二)、氛围营造、分层组织、凝聚主题教育强大合力。
构建立体宣传阵地。根据公司实际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利用门户网、内刊、微信公众号、微传播、基层宣传栏“五位一体”宣传主阵地。门户网开辟主题教育专栏,开设提质增效、 “十四五”开局、“十四五”奋进、“十四五”榜样、“十四五”心声、“十四五”故事等专题栏目10个,三年累计刊发稿件10085篇,《长庆钻井》季刊集政策解读、深度报道、职工原创等为一体,累计刊发主题教育专刊12期;《律动钻头》公众号立足微视角,每周推出主题教育专栏1期,拥有固定“粉丝”群超过2000人;微传播推出了微推介、微电影、原创MV、悦读品鉴、可视化培训教材等多个系列;每个基层场点都设置主题教育“宣传栏”,及时传达相关内容。形成了内宣外宣、网上网下齐头并进,传统与新媒体各有侧重、相得益彰的新闻宣传格局,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搭建全覆盖宣传网。针对生产区域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建立了自上而下“发散型”主题教育宣传网络,纵向上延伸到基层班组,横向上各单位同频共振。建立“主题教育新闻宣传即时通”专用信息化平台,优化通联流程。明确点、线、面责任分工,抓住早、快、准的“首发效应”,基本做到了实地采写,投送、编辑、审核、发稿无缝对接,实现24小时以内推送传播,提高了主题教育新闻宣传的时效性。
分层推进宣传教育。公司统一定制主题教育宣讲课件,三年来各级领导下基层宣讲1068场次,受众3万多人。新闻宣传人员深入挖掘、选树、宣传基层队站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让广大干部员工学有榜样、赶有方向。群团组织发挥工作优势,组织开展了专项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创新创效、“五小”成果岗位实践活动,引导员工从岗位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推动提质增效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三)、问题导向、精准定制、确保主题教育落到实处。
长庆钻井总公司把“强管理”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准确把握精益管理内涵的基础上,聚焦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钻井进尺——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来源;原材料——企业消费的主要成本;员工素质——企业创造价值的责任主体;安全运营——创造价值的根本和基础。全面审视企业管理现状,结合实际确立了“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精益管理理念,“质量最优、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精益管理价值观。倡导“担当有为”的责任感和“整体最优”的目标追求,以精益理念培育员工精益思维和行为习惯,打造高效率、高执行力员工队伍,通过 “五推进”促进全面精益管理落实落地,提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推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围绕经营精打细算。公司制定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各单位、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落实措施。责任部门、基层单位根据形势发展,及时对方案进行了动态修订,确保方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坚持“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大力开展“淘金”行动,深挖人力资源和资产潜力,全员从岗位做起、从点滴做起,全面开展成本控降,全年单位变动成本下降10%。强化预算管理,全面考虑各种变量,科学编制全年预算,分层级细化指标,加强过程控制,实施刚性考核。严控成本支出,大力压缩非生产性费用,对钻井队实行全成本定额管理,继续加强单井定额考核。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着力扭亏解困,持之以恒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推进风险防控管理,围绕生产精耕细作。推行以QHSE责任清单、全员安全记分、月度QHSE绩效考核、事故事件问责追究为主要内容的“四维”责任管理机制,开展“作业安全年”活动,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决守住“双零”底线。全年生产时率达到95%以上、钻机利用率达到80%以上。实施全工序定额管理,加强与甲方沟通对接,强化地质工程深度融合,力争井内等停降低25%。坚持用好“四条曲线”,紧密工序衔接,改进作业方式,提升钻井队单队施工效率。进一步完善专业服务“2小时”保障圈,推进化工等大宗物资直达现场,努力实现“转盘不停、井队不等”。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围绕技术精益求精。加大科研投入,精准科研立项,推行“揭榜挂帅”,加大技术交流合作,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攻关技术瓶颈,优化提速模板,推进全工序定额周期管理,对标推广提速模板,推动整体均衡提速。实行重点井、重点工程项目化管理,着眼基础研究、现场应用和前沿技术储备,精准科研立项,持续开展致密油气、边缘风险勘探、老井复产改造等科研攻关。
推进改革攻坚纵深发展,围绕管理精雕细刻。按照“公司抓总、项目主战、专业主建”的思路,发挥区域“项目制+专业化”的工程技术模式。强化项目部区域生产指挥功能,对专业公司派驻单位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推动专业公司基层去机关化,实行“大岗位”管理。钻井队材料员、成本核算员“合二为一”,对单井实行项目化管理,管好每项成本费用。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依托“专家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等平台,让引进高端人才产生“鲶鱼效应”,助推公司“一化五型”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依法合规治企,围绕问题精准施策。公司持续打造矩阵式合规管理机制,纵向规范工作流程,横向明晰管理职责,有效形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相互支持的联防联控合规管理体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主题教育“六个充分认清、六个牢固树立”列出讨论题目,班子成员牵头分层组织实施,全员参与讨论,做到了见人、见事、见思想、见措施。各基层单位结合生产特点,分级分层有续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到联系点组织参与讨论,大讨论活动做到了有考勤、有记录、有建议、有总结,并且一人不漏。做到了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
三、持续开展提质增效价值创造
长庆钻井总公司把提质增效作为长期性战略举措。2020年,围绕“四精”要求,开展效益提升、亏损治理、运营创效专项行动。2021年,持续深化提质增效和亏损企业治理,全力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为创造经营业绩新的里程碑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制定下发《提质增效价值创造行动方案》,进一步推动提质增效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通过持续提质增效,广大干部员工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一切成本均可降”等观念越发深入人心。各基层单位过好“苦日子”“紧日子”,努力探索效益发展之路。
(一)、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落地。通过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公司汲取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思想力量。将生产区域划分为20个区块,分区块成立提速小组,集成固化技术方案,分井型分井段分地层匹配最优钻井参数、钻井工具,改进钻井液体系,“激进钻井”全面开花。运用井下异常预警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创新实施无井下故障复杂奖励机制,研发集成“材料+工具+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万米防漏治漏费用降低30%。在稳步实施直井段、段井斜“一趟钻”的基础上,向长水平段“一趟钻”进军,实现了1500米以内“一趟钻”完钻。PDC钻头、水力振荡器、套管悬浮器大面积推广,近钻头方位伽玛研制试验取得重大突破,自研井下工具成为提速新利器。全年整体提速6%。科技创新为提速提效赋予了新动能。
(二)、管理带动提质增效落地。通过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公司以保障油田发展为最高使命,多打井、快打井、打好井,发挥管理效能,推进创收创效、降本增效。坚持资源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客户多元化,主动与市场接轨,面向油田全面提供技术、物资、装备、管具、井控、培训等专业化服务。各专业公司通过盘活人力资源,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辅助班组,配合钻井队拆搬安、下套管等大型作业,提高钻井时效。在服务保障好内部市场的同时,全面走向外部市场,主动上门揽活,依靠质量、服务吸引客户,价值变现能力逐步拓展,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对外创收达数亿元。物资采购价格下降10%,后勤单位变动成本下降10%,业务外包费用下降10%,两级机关五项费用下降50%。压实安全环保责任、体系推进、专项治理和作业方式转变等系统举措,牢牢守住“零疫情”底线,保持了安全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党建引领提质增效落地。通过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公司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建立以工程项目部党委为“龙头”,专业公司和钻井队党组织为支撑的“区域项目制+专业化”大党建工作模式,重要事项统一研究、重点工作统一推进、重大活动统一组织、各类资源统一调配,引领带动区域各项工作一体推进、协调发展,为提质增效工作注入强大动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应对危机变局、抗击风险挑战,干部员工勠力同心、苦干实干,截至6月28日,完成钻井进尺289.6米,完成全年任务的49.93%。创造了壳牌长北项目双分支水平井最短钻井周期67.42天纪录等28项指标。
四、主题教育的实施效果
主题教育为长庆钻井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在“西部大庆”建设中,公司开拓创新,积极配套核心技术、创新管理,充当开路先锋。自2020年以来,公司累计完成钻井进尺1792万米,创造了年完成600万米生产进尺的壮举,相继完成了页岩油、致密气、储气库、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气井二开结构水平井、边缘探井等一批重点工程,创造了国内陆上油气井最长水平段4466米、最大水平井井丛22口等多项行业最优技术指标。获得各类授权专利22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形成各类特色技术21项,研发新工具6套,新软件6件。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课题组成员
赖延芳(长庆钻井总公司党委宣传部高级主管)
常军(长庆钻井总公司第四项目部综合办公室主任)
赵淇(长庆钻井总公司40632钻井队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