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实干笃行新时代使命担当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我们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威海市商业银行始终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责任扛在肩上,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答好新的时代课题,立足当地金融系统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积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局,积极提升全行品牌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了我行认真履行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责任的现代金融形象。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要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鲜明、体系完备、逻辑严密、博大精深、深刻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是在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形成的完备科学体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全面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强调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强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两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等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着深厚的哲学意蕴。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审视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实践指导推动工作,从哲学高度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和概况,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成果,也是“两个结合”的典范。“两个结合”既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又扎根中华文化丰厚沃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动实践,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体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历史性和时代性、认识论和方法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底蕴。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着强大的实践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应运而生,在生动的文化实践中丰富发展,既有思想理念层面的认识论,又有实践操作方面的方法论;既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上的布局部署,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扭转了过去一段时间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想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的状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事实充分证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契合时代要求、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
(四)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着深沉的文化情怀和强烈的文明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先后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网信、文艺、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政、文化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部署推进,倾注了巨大心血、投入了大量精力,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二、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品格和鲜明特质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承继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宝贵经验,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伟大历程,集民族性与时代性于一身,融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于一体,吸纳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呈现出厚重有力的大格局大气象。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打通根魂,体现了自信自立的内在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基础上,实现了新时代更深层次的文化认识突破。这一重要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进一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历史根基、文化根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得到有效贯通,彰显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历史自觉。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古今,体现了宏阔深远的历史视野。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总结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实践经验基础上,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进行科学部署和战略推进,开创了新时代文化建设新格局。这一重要思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宏阔的历史坐标中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深邃思考,又有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考量,体现了辩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与不断丰富和发展,贯通古今、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思想与时代、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互促共进。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融通中外,体现了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习近平总书记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要求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推动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革故鼎新,倡导尊重世界不同文明,把文明交流互鉴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力推动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这一重要思想承继中华民族“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美好理想,思索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站在全人类立场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命题,超越地域、民族、肤色差别,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差异,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了深厚的天下情怀和勇毅的大国担当。
三、努力在担当新的文化使命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行正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以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开创我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始终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一条宝贵经验。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引,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我行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完整准确全面领会把握,更好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是在深学细悟上狠下功夫。全行各级党组织认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深化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带动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依托培训学院、知鸟平台、直播大讲堂等平台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推动入脑入心。二是在研究阐解上狠下功夫。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新观点新论断,结合我行实际,深入开展思政工作课题研究阐释,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三是在宣传宣讲上狠下功夫。深入开展主题宣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决守牢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向好,但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守好守牢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防线。一是掌握主动权。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切实承担好“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的主要责任,敢于亮剑、敢抓善管。二是打好主动仗。意识形态工作重在防范,贵在主动。特别是现在网上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各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提高网络舆情处置能力至关重要。我行将持续增强政治敏感性,加强各种风险因素的分析研判,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止“小事件”引爆“大舆情”。提升舆情应对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各单位敏感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优化舆情处置流程,提升舆情应对处置效率。三是占领主阵地。强化意识形态各类阵地管理,严格落实报告会、讲座、论坛等审核管理要求以及新闻宣传三级审稿制度,加强对广告文旅、户外大屏、标语横幅、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等日常管理,确保各类阵地可管可控可靠,不给有害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三)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总书记强调,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宣传也是生产力,做好新闻宣传将对我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将持续深化宣传引导创新,推动正能量赢得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一是在加强正面宣传上聚焦发力。当前,我行改革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也面临一些压力挑战,提振信心、稳定人心非常重要,我行把准方向导向,找准改革发展成效与公众关切的契合点,多报道发展成就,多宣传惠民措施,多挖掘感人事迹,营造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争取获得更多广泛支持。二是在宣传形式创新上聚焦发力。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年轻态”新媒体作品制作,策划制作内容有趣、形式新颖的宣传产品,持续打造热门内容,切实提高传播力、渗透力。三是在提升引导能力上聚焦发力。增强引导的针对性,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敏感热点,有力开展靶向宣传和主题宣传,及时释放权威信号,澄清模糊认识,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引导的感染性,切实改进话语文风,适应自媒体传播特点,用情用心增加与公众互动,力戒“唱高调”“假大空”。
(四)深入推进品牌文化一体化建设。文化与品牌是一体两面,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体现着企业的底蕴和内涵,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外在展现,彰显出企业形象和风范,优秀企业文化是打造卓越品牌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一方面,注重文化引领。建立丰富的文化体系,全面加强文化宣贯,强化平台阵地建设,丰富我行企业文化节日,持续开展企业文化系列活动,不断深化文化认同,凝聚企业发展合力。发挥文化导向作用,把企业文化融入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行为规范,增强全行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助推我行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面丰富“心向党 路通达”党建品牌和“绿色成金”绿色金融品牌内涵,传播品牌核心理念,不断完善我行品牌体系。广泛开展品牌宣传,充分运用“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品牌形象,积累品牌资产,提升品牌价值,持续增强我行社会影响力。
(五)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面对多元多变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我行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定期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单位规章制度、融入职工日常生活,自觉树立干部职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大力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实效。二是创新载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充分利用营业网点、办公场所的宣传栏、显示屏及我行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刊播文明标语和公益广告,教育引导干部员工和社会群众提高文明素养,全方位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我行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复审工作,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阵地、培育基地、实践高地和主流思想文化引领标识地。深化文明实践,积极培育文明新风,持续推动“诚信国企”纳入我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动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进企业”走深走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深化拓展“五为”志愿服务,高质量打造我行志愿服务品牌。四是强化典型选树引领示范。加大先进典型挖掘、培育、选树、宣传力度,聚焦一线挖掘事迹过硬、影响广泛的先进代表、模范人物,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旗帜鲜明倡导真善美。
为确保我行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出新出彩,我行持续着眼全局,自觉服从和主动服务全行改革发展大局,始终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持续兼顾长远,既要抓实当下,解决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更要有长远谋划,扎实推动事关我行思想坚定、文化繁荣、品牌卓著的根本性、长远性工作,真正谋长远之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持续把握规律,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度、效的内在统一,保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升各项工作质量和水平。我行将认真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感悟思想伟力,扛牢使命担当,自觉主动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我行改革发展全过程,扎扎实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全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努力为我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创造有利文化条件。
(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下一篇
基于融媒体的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