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 创新登高
近日,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在2024年(第十二届)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今年以来,公司深化“党建+”融合实践,在重大项目攻关、深化成果推广应用、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高等级奖励成果冲刺等重点科技创新工作中,推进党建与创新融合,通过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务实高效推动创新工作实现新跃升、迈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三级联抓”,坚决扛牢创新担当。公司党委抓统筹,多次召开创新工作调度会,对创新工作开展摸排分析,优化创新机制,找准创新短板,拉出创新清单,明确创新方向,真正将创新驱动当作政治任务,将每项任务清单当作重要抓手,以做就最好的干事姿态,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推动创新驱动行动计划尽快创出更多“率先”“首创”和“第一”。创新工作专班抓推进,集聚精兵骨干,汇聚创新资源,坚持“全局一盘棋”,统筹抓好创新顶层设计、重点梳理、过程管控、成果展示、奖项申报等工作,切实提升创新工作整体效能。各专业部门抓落实,重新审视创新目标,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带头抓牢抓实专业领域创新,瞄准国网总部项目牵头、省公司“揭榜挂帅”、上级重大试点承接、现场会承办等方面,打破思维惯性、提高工作标准,敢于突破、敢于加压,确保取得过硬领先成果。公司纪委精准护航落地实践,发挥监督前哨作用,深入推进“点题式”监督,推动各专业创新工作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作。
二是坚持“三个导向”,充分展现创新实效。聚焦问题导向,注重实用实效、驱动赋能,进一步将创新目光汇聚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生产和工作需求,时刻以创新解难题、凭创新创示范,向创新要管理、用创新提指标,让更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发现-研究-解决-推广”的全链条创新管理模式,以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推动业绩争先晋位。聚焦目标导向,加强创新工作统筹性、系统性、针对性,以更好支撑“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为”主线,以“赢得上级认可”为标尺,围绕“短期重点、远期培育”两个维度,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切实找准创新工作攻坚重点,制定含金量十足的创新计划,明确具体量质期责要求,清晰画出创新创效攻坚“路线图”。聚焦结果导向,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积极拓宽奖项申报范围和途径,做好持续性、递进式项目研发布局,超前开展成果培育、转化推广、专利、论文和标准积累,形成系统化的创新成果集,为多层级、多维度冲击更高级奖项奠定坚实基础。公司“精致电网”5项成果亮相第三届全国农村能源发展大会,参展数量居山东电力系统内首位。
三是坚持“三个机制”,激发全员创新热情。强化人才培养机制,整合各专业科研力量,与山大、哈工大开展结对共建,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借智借力组建党员科技创新攻关团队,营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格局。组建“韶华青年论坛”,推进青年人才全过程参与科技创新研发和管理。强化考核激励机制,聚焦创新突出贡献、重要创新突破等维度,统筹当前显绩和长远潜绩,优化业绩考核体系,持续加大创新激励和典型选树力度,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度营造全员、全域、全速创新浓厚氛围。强化宣传推广机制,及时总结提炼,强化沟通汇报,最大限度争取系统内外认同评价,以专项试点、现场会等方式,推广经验做法、取得认证标签,不断提高认可度和美誉度,为公司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9月,威海公司承办2024年接入网安全技术研讨会,积极推动了电力通信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协同发展。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 于小晏 孙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