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以文化之魂,助华泰之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立足“湾区先锋,百亿华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融入扎根深圳经济特区发展,中核华泰党委深切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参与并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各个因素和环节,能够指导企业战略,规范员工行为,影响人力资源价值链的增值,对其有效管理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在不断升级的竞争中的位置。中核华泰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企业文化为牵引,保障企业战略目标落地;以创新的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内外部品牌形象。弘扬“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熔炼特色“心·力”文化,充分发挥企业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队伍优势和宣传优势,将党的建设贯穿企业文化建设全领域、全过程,进一步用企业文化助推员工作风转变,持续提升公司应对市场竞争的软实力。
一、精神层面,党建引领创建卓越的文化理念体系
在核工业长期实践形成的“责任、安全、创新、协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中核华泰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深度传承核工业精神血脉,融合深圳特区文化精神,党委凝练出“新华泰”精神内核,即“1123456”文化体系,提出打造“心·力”特色文化。
(一)一个追求:股东高回报、社会高认可、员工高幸福
中核华泰作为完全市场化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股东创造价值;必须坚持以现场赢市场,树行业新口碑,立湾区新形象;必须践行社会责任,坚持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这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二)一个目标:湾区先锋、百亿华泰
充分发挥中核华泰在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明确自身的总体定位是:“湾区先锋”,即做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建参与湾区建设和业务创新升级的先锋。总体目标是:“百亿华泰”,即成为主业清晰,治理科学,运营协同,价值高端,具备一定投融建运一体化资源整合能力,具备百亿级水平,营收达百亿的工程服务商。
(三)两项举措:一边务实夯基础,一边精细谋发展
既要务实夯基础,又要精细谋发展,这不仅是基于企业现状提出的认识和看法,更是今后工作的方法。夯基础和谋发展,两者不可偏废,必须统筹兼顾。既要立足现实,久久为功夯基础,又要着眼长远,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才有可能弯道超车、换道超越,实现精细化发展。
(四)三个华泰:打造“尊严华泰、有为华泰、幸福华泰”
由跟跑到并跑到局部领跑,争取在业务辐射区域,进入行业头部企业之列,以一个个尖峰时刻见证“尊严华泰”的造就;进一步强化管理,提升价值创造,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和矩阵,以一场场胜利证明“有为华泰”的能力;实现社会经济责任双丰收,实现员工高幸福、社会高认可、股东高回报,以奋斗姿态掌握“幸福华泰”的主动权。
(五)淬炼四心:责任心、进取心、包容心、敬畏心
以强心工程为先导,淬炼全体员工责任心、进取心、包容心、敬畏心,以星火燎原的精神坚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念。
(六)锻造五力:引领力、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影响力
以聚力工程为支撑,锻造全体员工引领力、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影响力,以积沙成塔的韧劲夯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七)六项行动,从我做起
发出“六项行动 从我做起”行动倡议,规范全体员工行为,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把工作节奏带起来,把工作标准严起来,把工作成效高起来,带头深入基层一线,把转变作风的要求落到实处,积极转变思想作风,转变行为习惯,形成实干高效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制度层面,制定内部规章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一)以“文化号”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组建企业文化小组。组建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重点工作清单,构建了职能部门左右协同、总部与分公司上下贯通、企业与媒体内外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发布《文化体系塑造工程工作指引》,努力丰富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拓展实践的载体和途径,有力塑造企业形象、增强凝聚力,为公司实现“湾区先锋,百亿华泰”目标提供坚强文化支撑。
(二)以“人才号”激发企业人才活力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主动对标先进,制定“三三制”《“十四五”人力资源规划》,为公司人才发展找对方向。建立人力资源标准化管理体系,按照质量管理理念,优化完善相关制度文件20余项。加强三级班子能力建设,开展管理能力、岗位胜任力综合评测,开展管理能力和领导力提升培训。持续强化“铁三角”队伍建设,加强项目团队建设,开展项目“铁三角”岗位学习地图开发培训,编制“铁三角”人才能力素质模型。
(三)以“思想号”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发挥核工业大学等载体作用,建立“日周月季”学习机制,以“会前5分钟”落实每日学习,以“每周一‘习’话”坚持每周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落实。
(四)以“廉洁号”布局纪检工作体系
统筹落实监督责任。布局构建“一个机制、两级联动、三个阶段、四化保障”的“1234大监督”工作体系。全年2次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力支持纪委依规依纪处置问题线索,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重点做好下级“一把手”和年轻干部教育管理。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三、行为层面,围绕中心工作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抓学习,为企业文化“扎根铸魂”
1.“龙头”带动学
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列为全年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真研究,统安排,筑牢意识形态思想根基。每月党委理论中心组带头学习,每季度开展学习研讨促进学习成果交流和转化,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带动全公司上下学习氛围。
2.干部跟进学
通过专题讲授、集体自学、专题研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干部开展4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强化对中层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培训,统一关键少数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强三基,让企业文化“强基固本”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党组织优化工程,将“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实现党支部与生产经营最小单元同步设置。选派安全、质量、技术骨干党员下沉一线服务项目生产,快速解决问题,贯彻公司各项管理要求。各级党组织内外联动,开展党建联建;上下互动,开展党建共建。全面推行党支部评星定级,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培育党建特色品牌
落实集团公司党建工作“品牌树立年”要求,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品牌培育工作。各基层党支部认真总结提炼党建工作特色经验做法,聚焦主业打造党建品牌,基层34个支部共申报品牌案例36个,推荐评选5个党建品牌案例、7个党建融入中心迭代案例参加中国核建党建品牌案例评选和迭代升级,以党建品牌推动党建融入中心逐步深化,基层战斗堡垒作用越来越强。
3.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开展“我是党员我在前 我是干部干在先”“一党员一旗帜”行动,首次启动“揭榜挂帅”攻坚行动,聚焦公司发展主要矛盾和重点难题,围绕项目回款、市场开发等领域发布首期11项任务榜单,吹响攻坚克难冲锋号。推动企业文化落地践行,将企业文化激发出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三)正风气,为企业文化“涵养清心”
1.全面压实主体责任
组织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谋划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2.扎实推进整改“后半篇”文章
以党员和青年骨干为对象,设立监督岗,建立并坚持巡视“回头看”整改双周汇报、工作推进,过程监督,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按时高质量完成三个月集中整改。
3.发布“六项行动、从我做起”行动倡议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行为习惯、提升工作节奏、从严工作要求,引导形成实干高效的工作氛围。职工思想动态调研结果反映员工队伍思想愈加团结,关注点不断聚焦公司发展能力提升和生产经营提效,员工队伍士气愈发高涨。
(四)重人才,让企业文化“活力迸发”
1.人才培养更加精准
完善人才引进通道,实行“书记带党员、党员带骨干、骨干教新人”三级带教模式,以“四个能力”建设为抓手,优化干部选拔培养模式,重点加强三级班子能力建设。针对性实施管培生计划和“人才特区”政策,加大核心紧缺人才市场招聘力度。
2.重点加强三级班子能力建设
以“三个能力”建设为抓手,优化干部选拔培养模式,完成公司本部中层领导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标准化建设,开展青年英才计划,加大对青年骨干的培养力度,建立起符合青年骨干成长的多通道机制,鼓励青年骨干发展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五)练内功,为企业文化“强筋健骨”
1.找准新定位,战略规划,擘画新华泰新蓝图
作为中核集团完全市场化竞争企业,中核华泰始终牢记“主业之上有主责”,找准自身定位:搞好自身经济建设,立足深圳,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长三角、成渝经济圈,全力落实中国核建“民用品牌”建设,充分结合实际,坚定“1123”发展战略,建立“1(综合发展规划)+4(具体职能发展规划)+3(二级单位业务发展规划)+3(专业规划)”全方位战略体系,清晰了各分子公司赛道,擘画了公司发展的方向和蓝图。
2.强化新能力,苦练内功,积聚新华泰新力量
围绕高质量发展,以优化“两利四率”相关工作为切入点,加强对标管理,找短板,补弱项,有目标,有方向的提升公司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坚持打造塑造精品、创建标杆,建设工程“逢建必创优”,以现场赢市场,树行业新口碑,立湾区新形象。加强与地方政府、优秀企业、金融机构、协会商会等社会各界的联系,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展示公司对外良好形象。
3.提升新质效,强身健体,展示新华泰新作为
全体干部职工“月月都当年底干、一年干出一年半”,公司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同比20%以上增长,资产负债率控制达到预期。聚焦历史遗留和风险化解,主要领导亲自调度、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亲自推动,既挂帅又出征,带领领导班子成立7个工作专班,有效遏制地产项目暴雷风险,高效完成中国核建下达的7个重点治理事项,典型做法入选中核集团法治建设优秀案例。
四、物质层面,展现视觉形象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打造一条企业文化走廊
以文化上墙形式展示企业发展历程、荣誉奖项、文化建设成果等内容,以独特的形式和设计来展现企业的文化精神和形象。将企业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员工,强化文化认同感,凝聚员工向心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制作一本企业文化手册
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三统一”的要求,公司企业文化在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标识上坚持与集团公司保持统一,将企业文化写成手册,让全体员工认识、感知自己的企业文化,将手册作为口袋书,方便职工随时学习识记。
(三)发布一项企业文化成果
围绕党建品牌建设基础内涵,结合核工业文化、中核华泰“心·力”文化和深圳特区精神和孺子牛形象,升版企业IP形象,推出文创产品,让文化理念进一步具象化、生动化。
(四)举办一场主题文化展演
通过主题文化展演将企业历史和企业文化进行展现和诠释,并以展演搭平台,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增强企业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提升知名度。
(五)组织一批典型员工访谈
让员工分享自己眼中的华泰文化,利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加强企业文化的人格化承载、故事化诠释。运用官网、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不断提升传播覆盖面和吸引力,充分拓宽宣传渠道让大家“知道”,适时运用典型引路倡导一起“践行”。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全体员工高度一致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一个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强力支撑。对外而言,企业文化是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是社会给予企业的“代名词”。对内而言,企业文化是发动机和粘合剂,是我们坚守的信心支柱,是改革创新、发展突破的动力来源。未来,中核华泰将更深度融入扎根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立足“湾区先锋,百亿华泰”发展目标,以更中核、更深圳、更华泰的特色“心•力”文化,聚智聚力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中核华泰建设有限公司)